四季养生生存指南:附赠诊室里的“翻车实录”

春三月:当心“反季刺客”的温柔一刀

古语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” 春天这位“文艺青年”一上线,大家伙儿就有点按捺不住了,总觉得嘴里该尝点“鲜”。结果呢?诊室实录: 今年刚开春,第一批顶着“反季先锋”光环的西瓜刚上市,诊室里就呼啦啦来了几位“勇士”。个个捂着肚子,脸色堪比霜打的茄子,一问,都是迫不及待啃了那水灵灵(但性寒无比)的早春西瓜。好家伙!《伤寒论》早提醒过“食复”之害,这几位用亲身经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“春天的胃肠,它还是个宝宝啊!” 贪图一口凉,换来三天汤药暖脾胃,这性价比,啧啧。养肝?先护住你那被“反季刺客”偷袭的脾胃吧!枸杞可以嚼,西瓜(尤其早春的)?请把它当成“高冷美人”——只可远观,不可亵玩焉。

夏三月:别让“心火”烧了理智的小屋

“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”——《内经》这养生箴言简直是给夏天定制的清凉咒。可惜啊,总有人把夏天过成了“易燃易爆”现场。心火一旺,看啥都像导火索。诊室的延伸观察: 那些在春夏之交就莫名烦躁、一点就炸、或者陷入“持续性EMO”状态的朋友,回头细问秋冬的“收支情况”,十有八九是“秋没收好,冬没藏住”。秋冬像个“能量银行”,您在那会儿熬夜刷剧、剧烈运动挥汗如雨(过度耗散)、或者思虑过度(暗耗肾精),相当于把来年“情绪维稳基金”提前透支了!到了需要“华英成秀”的夏天,银行账户空空如也,心火没了“肾水”这个灭火队员的制约,可不就烧得噼里啪啦,情绪的小船说翻就翻?所以,夏天一碗绿豆汤是灭火,但秋冬老老实实“猫冬”、早睡、少折腾,才是给明年夏天情绪买的“巨额保险”

秋三月:“贴秋膘”不是“填鸭式”大赛

秋风这位“金牌整理师”一上岗,就提醒大家:“收!” 可偏偏有人理解成了“赶紧吃!”。诊室翻车案例: 总有人把“贴秋膘”误解为一场胡吃海塞的“填鸭式”狂欢。油腻肥甘轮番上阵,结果呢?秋燥没解,脾胃先罢工,脸上痘痘开会,喉咙痰多黏腻,活脱脱上演一出“进补变添堵”的闹剧。老祖宗说的“容平”,是气定神闲地收敛,不是让肠胃加班加点搞“双十一”爆仓!一碗清润的百合银耳羹,比十碗红烧肉更能安抚被秋燥骚扰的肺。贴膘的精髓是“精补”而非“量补”,不然贴上的不是膘,是痰湿和火气!另外,“秋冻”是门艺术,冻到流鼻涕打喷嚏还硬扛,那就是行为艺术了(且容易成为您诊室的下一批客人)。

冬三月:赖床有理,“偷懒”是智慧

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——冬天赖床,古圣先贤盖章认证!这叫顺应天时,蓄养精气。诊室里的“反面教材”: 那些冬天依然坚持“熬夜冠军”、或者顶着寒风晨跑把自己折腾得大汗淋漓(过度耗散)的朋友,到了来年春天,身体这台“老爷车”就容易出状况:要么是“春困”升级为“春瘫”,起床堪比酷刑;要么是免疫力掉线,流感次次不落。为啥?冬天没把“肾精”这个能量小金库存满啊!《内经》早就预警了:“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” 翻译成人话:冬天瞎折腾,伤肾耗精,春天拿什么去生发?只能“痿”(精神不振、功能减退)和“厥”(手脚冰凉、气血不通)了!所以,冬天一碗温补的羊肉汤下肚,再学学松鼠,早点“猫”进被窝,心安理得地“偷懒”藏精,这才是为来年春天生发攒下“硬核资本”的智慧!

结语:养生如戏,全凭“顺”字诀

四季轮回,天地这台大戏永不落幕。我们既是观众,更是主演。诊室里的“翻车实录”反复证明: 逆着时节干,剧情就容易崩(比如春天啃寒瓜,秋冬狂透支)。顺着自然的剧本走,该发时发(春),该长时长(夏),该收时收(秋),该藏时藏(冬),身体这台精密仪器才能运转流畅,少出故障,情绪也才能跟着“风和日丽”,而不是动不动就“狂风暴雨”。

诊室小剧场:
一位去年冬天熬夜追剧、过度健身的帅哥,今年春天在您诊室哀嚎:“大夫,我怎么又累又烦,看谁都不顺眼,还总感冒?”
只好微微一笑,深藏功与名:“这位壮士,您去年冬天‘藏’的那点精气神儿,怕是都用来支撑您‘作’(zuō)的剧情了吧?今年这‘春困+易燃易爆炸’套餐,是您自己点的‘续集’啊!”
帅哥恍然大悟:“原来我不是主演,是编剧兼导演,还TM把自己写成了悲情男二?”

养生之道,贵在顺应天时,偶尔翻车不怕,及时止损(并来诊所找您),笑对四季,便是人间好时节!

Next
Next

冰凉诱惑下的健康陷阱:中医为何劝你“远离寒凉”